儘管5G手機已為主流,購買前仍有不少需要留意之處,以下整理出六大要點,希望能幫助讀者選出合適的機款。
1推薦含NPU的最新機型,並留意散熱設計專家・達人具 NPU 的手機有許多 AI 功能可以應用,而更利於長期使用,但若散熱設計不佳仍可能會影響手機壽命。
基本上採用天璣6000、7000系列晶片的 Android 手機,以及 iPhone 12的處理器效能皆十分夠用,不過若近期有換機需求,會建議進一步留意今年推出且內建 NPU 的機型。
NPU 主要用來處理 AI 任務的運算,這類手機可支援語音助手、智慧相機、即時翻譯等 AI 應用,在系統更新與長期使用上更具優勢。此外,通常只要產品描述中有提及 AI 功能,即多半代表有搭載 NPU 晶片,若不放心也可查閱詳細規格,同時參考網友的手機散熱測試,以免高溫導致效能下降或卡頓。
8G RAM+512G儲存空間已足夠專家・達人8G屬於中高階手機規格,已可使用 AI 服務;而512G儲存空間符合多數人需求,若不夠可再外接。
一般來說,5G手機配備8G RAM 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及 AI 運算,想要更有餘裕亦可選擇12G以上的高階機型。另外,若無拍攝4K、8K影片的需求,儲存空間以512G為基準即可,容量不夠時可再考慮搭配雲端或外接硬碟加以擴充。不過無論空間大小為何仍建議定期整理檔案,避免資料長時間堆積,進而影響整體效能與使用體驗。
看排行榜2優先鎖定OLED螢幕,小於6.7吋才能放口袋專家・達人OLED 螢幕視覺表現佳且更輕薄省電;尺寸則要依個人需求選,小尺寸才能放入口袋、頸掛時也較無負擔。
手機螢幕可大致分為 OLED 及 LED 兩種,其中 OLED 顯示器不僅輕薄省電,色彩表現也更出色,能大幅提升追劇與遊戲的視覺享受;若對螢幕品質要求不高,則可考慮價格較親民的 LED 款式。而尺寸方面目前以6.1吋與6.7吋為主流,6.7吋以上的機型能提供更寬廣的視野,但攜帶便利性卻不如小尺寸來得佳,建議依照自己重視的部分加以篩選。
看排行榜3一般拍照注重挑選鏡頭配置,有夜拍需求再留意感光元件、光圈規格專家・達人白天光線充足,照片多元性取決於鏡頭種類及多寡;夜拍則有光線不足疑慮,需依賴感光元件與光圈提升畫質。相機為許多人購買手機時最在意的功能之一,而鏡頭設置、感光元件和光圈都會影響到拍攝成效。如日常出遊、逛街等白天進行的活動偏多,不妨確認鏡頭數量多寡,以及是否含有廣角鏡或望遠鏡設計,以拍出更具層次的作品。至於夜間攝影或光線較為昏暗的場合,則建議多比較會影響到夜拍效果的感光元件、光圈大小。如果預算足夠也可考慮直上旗艦機款,以獲得最高階的拍照規格。
搭配AI智慧修圖更實用專家・達人具 AI 修圖的手機功能強大,能進行自然調光、調色、增加或去除物件,讓照片變得更加完美。
除了相機規格外,能一鍵快速啟動相機的「相機按鈕」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項設計,未來更有望整合成「AI按鍵」以迅速啟動 AI 功能,讓使用更為便利。其次,雖然5G手機內建的生成式AI 尚在發展當中、實質幫助有待觀察,但各大機款所導入的 AI 智慧圖像功能卻相當實用,可自動進行調光、增加或減少物件等動作,賦予照片更多可能性。
看排行榜4電量越大越好,亦可參考支援無線充電的機型專家・達人電量大代表續航長,能減少頻繁充電困擾,若支援無線充電則能免去攜帶充電線的麻煩,隨放隨充更省事。
對於需要長時間在外或高頻率使用手機者而言,電池容量越大越能有效延長續航,並減少充電頻率,即使未搭配快充亦足以應對日常需求。然而大電量手機通常尺寸與重量也會有所增加,選購時可依個人使用習慣評估是否更適合小電量機型,再搭配快充降低外出時的電量壓力。此外,若挑選可支援無線充電的款式,就能避免攜帶充電線的不便,進一步提升使用靈活性與便利性。
看排行榜5防水防塵為基本,至少要有IP67專家・達人原則上現在的手機都有防水防塵設計,而 IP67可防潑水,即使雨天在外騎車、導航也不用太擔心。
各款手機會以「IPXX」來標示防水防塵等級,其中「XX」分別表示防塵和防水的能力,數字越大防護效果就越強。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機都具備 IP68等級,其可在水深1.5公尺內提供長達30分鐘的防水保護,即使未達到IP68,也建議至少要有 IP67等級才能有效防潑水,預防突來的小雨或水滴潑濺造成損壞。
看排行榜6稍微留意頻段是否與電信供應商相符專家・達人頻段會影響收訊,但現在基地台覆蓋率高,且新款手機支援廣泛、甚至有全頻段機型,通常不必太過擔心。
頻段主要是影響訊號穩定度與網路速度,但在基地台覆蓋率持續提升的情況下,對使用者的影響已越來越小,加上現階段多數中高階手機皆支援各大電信業者的主流頻段,相容性造成的收訊問題也較為罕見。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手機前,不必再像以往要深入查詢頻段細節,只要簡單確認中階手機是否有支援主要頻段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