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问我,自己没有主见,到底该怎么办?
没有主见,在我们国家其实还是很普遍的。在中国式家庭和应试教育下长大的孩子,很容易变得缺乏思考力和主见。长大后也就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,没有自己的想法。
为什么会没有主见呢?
一个人为什么会没有主见呢?有这么几种情况:
1、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,而是过多的考虑了别的想法,不想因为自己的决定错误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好,或者是并不想让自己太冒尖,导致不能或者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2、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担心自己的想法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。
3、没有勇气去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不好的结果,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,怕自己的决定影响结果而避免担责。
4、自身知识储备过少,了解的东西太有限,跟不上大家的节奏。
不管哪种原因,最终会让我们做事情犹豫不决,甚至出现“老好人”的情况。而这种失去自我的行为表现,不只是让自己变得懦弱、自卑,其他人也会慢慢的瞧不起自己。
没有主见的人有什么表现呢?主见包括拒绝别人,包括别人异样的眼光,包括我们成年人世界里的责任与担当。
那没有主见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呢?
1、你特别擅长照顾周围的人,但除了他们需要你做事之外,你很少感受到存在感;
2、你是个很好的倾听者,朋友一旦遇到问题都喜欢找你;
3、在父母眼里,你是贴心的「小棉袄」:你会通过各种途径满足他们期待和要求;
4、你常常忍辱负重,竭尽所能满足别人,不过周围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你,你渴望得到关注和体贴,却总是失望....
当你有这些特征时,就说明你已经丢失了自己,你因为害怕失去,所以选择了勉强自己而去迎合别人的期待,变成了别人要你成为的那个人。
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:自体-客体融合。
一个人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做乖乖女,被迫照顾父母的情绪,要做到听话懂事,那这个人就无法从父母那里实现分离,反而是维持在“融合”的状态。随着年龄渐渐长大,TA只知道满足他人需要,但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。
那我们怎么改变没有主见的情况?
很多人因为自己没有主见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而感到无助、无力,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没有主见带给他们的不便和困扰。
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去改变这种情况,摆脱这种困扰呢?
1、改变观念
需建立心底的自信,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有着无限的价值。要强化自己是个独立个体的观念,要时刻告诉自己,即使不做乖乖女,即便偶尔做事不符合预期,也不会改变自己被爱的事实。
2、直接表达,放手去做
要学会拒绝:在别人要求自己做事之前,先停下来想一下,自己是否能做到,给自己拒绝的时间。
寻求帮助:在自己无法完成的时候,可以勇敢向别人承认自己的无力,去寻求帮助。
要明白,即便拒绝别人了又怎么样?即便把事情搞砸了又能怎么样?
3、多读书,多出去见世面
缺乏知识储备,才会遇事无主。书读多了,自然就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。同时,多出去见见世面,让自己拥有更大的格局,才不会被眼前的一些小困难、小利益给困住。
当然,针对没有主见的人来说,这些改变很难做到。所以我们就针对自己比较关注的一些事情,慢慢的尝试去表达自己的一点见解,同时也开始尝试着否定别人的看法,敢于发声就是跨出去的一大步了。
每天改变一点点,就是最大的改变。
关注【意渲】公众号,探讨更多心理问题。